牙后根腫痛可能由智齒萌出、飲食刺激、口腔衛生不良、牙齦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冷敷、調整飲食、消炎止痛藥、口腔清潔、專業拔牙等方式緩解。
1、智齒萌出:第三磨牙萌出過程中可能擠壓鄰牙或引發冠周炎,導致局部紅腫熱痛。建議使用生理鹽水漱口,避免觸碰腫脹區域。智齒位置不正或反復發炎時需口腔外科評估拔除。
2、飲食刺激:過量攝入辛辣、油炸食物可能誘發局部充血水腫。減少辣椒、酒精、堅果等刺激性食物攝入,增加冬瓜、梨子、綠豆等清熱食材。每日飲水量建議達到1500-2000毫升。
3、口腔衛生:牙菌斑堆積易引發牙齦炎癥反應。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潔兩次,配合牙線清理牙縫。含氯己定漱口水可輔助控制細菌繁殖,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一周。
4、牙齦炎癥:慢性牙齦炎可能因牙結石刺激導致局部腫脹。可能與牙菌斑堆積、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關,常伴隨刷牙出血、口臭等癥狀。超聲潔治可清除牙結石,必要時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藥物控制感染。
5、根尖病變:齲齒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根尖周炎。可能與細菌感染、牙齒外傷等因素有關,典型表現為咬合痛、自發痛。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或拔牙。
日常可飲用金銀花茶、菊花茶等具有消炎作用的飲品,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堅持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若出現持續劇烈疼痛、面部腫脹或發熱,需立即就診排除頜面部間隙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