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主要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免疫力低下、環境因素和基礎疾病影響。
1、飛沫傳播:
肺炎支原體通過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產生的飛沫傳播。這些含有病原體的微小液滴可在空氣中短距離懸浮,被他人吸入后導致感染。在封閉、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如學校、辦公室或家庭內部,傳播風險顯著增加。
2、密切接觸傳播:
與感染者共享餐具、毛巾等個人物品,或直接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后觸摸口鼻,可能造成病原體傳播。兒童和青少年因群體活動頻繁,接觸傳播更為常見。醫療機構中未嚴格執行手衛生也可能成為傳播節點。
3、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受損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HIV感染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對肺炎支原體的防御能力下降。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等導致的暫時性免疫力降低也會增加感染概率。
4、環境因素:
寒冷干燥的氣候有利于病原體存活,冬季和早春發病率較高??諝馕廴緡乐氐牡貐^,呼吸道黏膜屏障易受損,更易發生感染。人群密集場所如軍營、宿舍等易出現聚集性疫情。
5、基礎疾病影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氣道清除功能減弱,可能表現為更嚴重的臨床癥狀。先天性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易發展為重癥肺炎,部分病例可能出現肺外并發癥如溶血性貧血、皮疹等。
預防支原體肺炎需保持室內通風,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咳嗽時用肘部遮擋。加強營養攝入,保證優質蛋白和維生素A、C的攝取,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增強體質。出現持續發熱、刺激性干咳等癥狀時及時就醫,確診后需遵醫囑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復?;謴推趹WC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定期復查胸部影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