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腫瘤是否需切除腎臟取決于腫瘤分期、病理類型及患者整體狀況,治療方式包括保留腎臟手術、腎輸尿管全切術等。
1、腫瘤分期評估:
早期非浸潤性腫瘤如Ta/T1期可通過經尿道腫瘤電切術或激光切除術保留腎臟,術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療預防復發。中晚期腫瘤T2及以上多需聯合腎臟切除,可能與腫瘤侵犯深度、淋巴結轉移風險相關,常表現為血尿、腰部腫塊等癥狀。
2、病理類型判斷:
低級別尿路上皮癌傾向保留腎單位手術,高級別或鱗癌/腺癌需根治性切除。病理類型可通過活檢明確,可能與長期吸煙、鎮痛藥濫用等因素有關,伴隨癥狀包括尿頻、腎積水等。
3、腎功能代償能力:
對側腎功能正常者更傾向根治性手術,若對側腎存在病變或功能不全,需優先考慮腎部分切除術。術前需評估腎小球濾過率,避免術后腎功能衰竭。
4、微創技術應用:
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腎輸尿管全切術可減少創傷,適用于多數需切除病例。術中需完整切除腎盂、輸尿管及膀胱袖狀組織,降低種植轉移風險。
5、綜合治療方案:
晚期患者可聯合順鉑/吉西他濱化療或PD-1免疫治療,保留腎臟的姑息性手術需結合放化療。治療方案需經多學科會診確定。
術后需限制高嘌呤飲食,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劇烈運動以防腎區損傷。定期復查膀胱鏡、CT尿路造影監測復發,出現無痛血尿需立即就診。康復期建議進行快走、游泳等低強度有氧運動,維持BMI在18.5-2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