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肉芽腫主要表現為腹股溝區無痛性潰瘍、肉芽腫性增生及淋巴結腫大,屬于慢性性傳播疾病。典型癥狀包括初發丘疹或結節、進行性潰瘍形成、邊緣隆起呈卷曲狀、基底呈牛肉紅色肉芽組織。
1、初期丘疹:
感染后2-3周出現單個或多個暗紅色丘疹或結節,直徑約1-4毫米,質地柔軟,多位于外生殖器或腹股溝區。部分患者伴有輕微瘙癢或灼熱感,此時易被誤診為毛囊炎或過敏反應。
2、潰瘍形成:
丘疹逐漸擴大并破潰形成無痛性潰瘍,邊緣清晰且不規則,基底覆蓋灰白色壞死組織。潰瘍具有特征性"卷邊樣"隆起,周圍皮膚可能出現衛星狀小潰瘍,此階段傳染性最強。
3、肉芽增生:
潰瘍基底呈現鮮紅色顆粒狀肉芽組織增生,觸之易出血,表面常有漿液性滲出。增生組織質地脆嫩,形似"牛肉樣"外觀,可能伴隨特殊腥臭味。
4、淋巴結腫大:
約30%患者出現腹股溝淋巴結炎性腫大,稱為"假性橫痃"。淋巴結質地較硬但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通常不化膿破潰,可與梅毒或軟下疳的淋巴結病變相鑒別。
5、慢性病變:
未經治療時潰瘍可持續數月,愈合后形成萎縮性瘢痕。反復感染可能導致淋巴管阻塞,引起外生殖器象皮腫。少數患者通過自體接種可擴散至肛周、口腔等部位。
日常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治療期間禁止性接觸直至完全痊愈,性伴侶需同步檢查。建議穿著寬松棉質內衣減少摩擦,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C促進組織修復,急性期可局部冷敷緩解不適。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至皮膚性病科進行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和PCR檢測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