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關節痛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鎮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局部外用藥物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具體需結合病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1、非甾體抗炎藥:
適用于炎癥性關節疼痛,如骨關節炎或類風濕關節炎。布洛芬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腫痛,雙氯芬酸鈉對關節晨僵效果顯著。長期使用需監測胃腸道及腎功能,避免與抗凝藥聯用。
2、鎮痛藥物:
對乙酰氨基酚適合輕度疼痛且無炎癥表現者,其通過中樞作用緩解癥狀。肝功能異常者需減量,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克。該藥不具抗炎作用,無法改善關節紅腫熱痛。
3、局部外用藥:
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減少全身副作用。使用前需清潔皮膚,避免破損處應用。同類藥物還包括水楊酸甲酯乳膏,適用于肌肉勞損性關節不適。
4、慢病調節藥:
類風濕關節炎需聯合甲氨蝶呤等抗風濕藥。這類藥物需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酶,起效時間約4-6周。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可用秋水仙堿,緩解期需配合降尿酸治療。
5、輔助治療藥物:
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改善骨關節炎軟骨代謝,需連續服用2個月以上。透明質酸鈉關節腔注射適用于中重度膝關節炎,手指小關節需評估可行性。
關節疼痛期間應減少提重物等機械性刺激,每日進行手指屈伸鍛煉維持活動度。飲食可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類,適量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寒冷季節注意指關節保暖,使用溫水洗手避免冷刺激。若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關節變形、發熱,需及時排查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等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