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治療需根據癥狀選擇藥物,常見藥物包括地奧司明片、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和化痔栓。
1、口服藥物:
地奧司明片能夠改善靜脈張力,減輕痔瘡引起的腫脹和疼痛。草木犀流浸液片具有抗炎消腫作用,適用于急性發作期。七葉皂苷鈉片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緩解肛門墜脹感。口服藥物需配合飲食調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癥狀。
2、外用藥物: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含有人工麝香、冰片等成分,具有清熱燥濕、活血消腫功效。化痔栓通過直腸給藥可直接作用于患處,減輕內痔脫出和出血。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能在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緩解排便時的不適感。使用前需清潔肛門,避免繼發感染。
3、輔助治療:
高錳酸鉀坐浴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每日1-2次能有效緩解炎癥。肛周涂抹紅霉素軟膏可預防細菌感染,適用于伴有皮膚破損的情況。便秘患者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軟化糞便,減少排便時對痔核的刺激。
痔瘡患者應保持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和綠葉蔬菜攝入以預防便秘。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活動5分鐘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提肛運動每日3組,每組20次能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溫水坐浴后及時擦干,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減少局部摩擦。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大量出血時需及時就醫,排除其他肛腸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