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外陰小瘤需明確診斷后用藥,常見治療藥物有氟尿嘧啶軟膏、咪喹莫特乳膏、干擾素凝膠等。外陰小瘤可能由尖銳濕疣、外陰上皮內瘤變、皮脂腺囊腫等疾病引起,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
1、尖銳濕疣: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表現為外陰菜花樣贅生物。除上述局部用藥外,可配合口服轉移因子膠囊調節免疫。避免搔抓防止擴散,伴侶需同步篩查。
2、外陰上皮內瘤變:
癌前病變需病理確診,輕中度可用咪喹莫特誘導局部免疫反應,重度需手術切除。常伴外陰瘙癢、色素沉著,需定期復查排除惡變。
3、皮脂腺囊腫:
腺體堵塞形成的良性腫物,合并感染時出現紅腫疼痛。未感染可觀察,感染期涂抹莫匹羅星軟膏,較大囊腫需門診切開引流。
4、軟纖維瘤:
更年期激素變化導致的皮膚贅生物,通常無需用藥。影響生活時可冷凍或激光去除,避免自行剪除引發感染。
5、前庭大腺囊腫:
腺管阻塞形成的囊性腫物,繼發感染時形成膿腫。急性期需頭孢克洛抗感染,慢性反復發作建議造口術根治。
更年期女性外陰護理需每日清水清洗,選擇棉質透氣內褲。飲食增加大豆制品補充植物雌激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當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出現腫物增大、破潰出血或持續疼痛應及時婦科就診。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有助于平穩度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