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飲暴食后胃疼可通過調整飲食、熱敷腹部、適度活動、藥物緩解和就醫評估等方式補救,通常由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胃腸動力紊亂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
立即停止進食,改為少量飲用溫開水或淡鹽水,緩解胃部負擔。2-3小時后可嘗試進食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等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油膩或高糖食物刺激胃黏膜。24小時內需保持清淡飲食,分次少量進食。
2、熱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熱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鐘,通過熱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胃平滑肌痙攣。注意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燙傷,可間隔1小時重復操作。配合順時針輕柔按摩臍周,有助于加速胃腸蠕動。
3、適度活動:
進食1小時后進行緩慢散步,以每分鐘60-80步的節奏行走15-20分鐘,避免立即平臥。適度活動能通過重力作用促進胃排空,但需避免跑跳等劇烈運動加重胃部震蕩。可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調節植物神經功能。
4、藥物緩解:
鋁碳酸鎂可中和過量胃酸并形成保護膜,硫糖鋁能選擇性覆蓋受損黏膜,莫沙必利可調節胃腸動力。需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短期使用,避免自行聯合用藥。服藥后若出現便秘或腹瀉需及時停藥。
5、就醫評估:
持續疼痛超過6小時、嘔血或黑便、伴隨發熱時需急診處理。胃鏡檢查可明確是否存在急性胃炎、胃潰瘍等器質性病變,血液化驗能判斷是否合并胰腺炎。兒童、孕婦及老年人出現嚴重癥狀應優先就診。
暴飲暴食后3天內建議選擇低脂低纖維的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每日分5-6餐進食。可適量補充含益生菌的發酵乳制品調節腸道菌群,避免飲用咖啡、碳酸飲料及酒精。恢復期每周進行3-4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鐘以改善胃腸功能。長期反復胃痛者需完善幽門螺桿菌檢測,并建立規律飲食習慣,每餐控制在七分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