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可能由藥物過敏、食物過敏、昆蟲叮咬、乳膠過敏、疫苗接種反應等原因引起。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全身性過敏反應,需立即就醫處理。
1、藥物過敏:
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等藥物是常見誘因。藥物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用藥后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免疫系統錯誤識別藥物成分為有害物質,釋放大量組胺等炎癥介質,導致血管擴張、血壓驟降?;颊呖赡艹霈F皮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癥狀,需立即停用可疑藥物并注射腎上腺素。
2、食物過敏:
花生、海鮮、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易引發嚴重過敏。食物中的特定蛋白質被免疫系統誤判為威脅,觸發IgE介導的速發型超敏反應。胃腸道吸收過敏原后,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炎性物質,可能伴隨嘔吐、腹瀉、皮膚潮紅等前驅癥狀,嚴重時數分鐘內可進展為休克狀態。
3、昆蟲叮咬:
蜜蜂、黃蜂、火蟻等昆蟲毒液含有強致敏蛋白。毒液直接進入血液循環會引發IgE抗體過度反應,導致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被叮咬部位通常迅速腫脹,繼而出現全身性蕁麻疹、氣道痙攣,嚴重者可能出現心律失常。有過敏史者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
4、乳膠過敏:
天然橡膠制品中的蛋白質可引發遲發或速發反應。醫務人員、多次手術患者因反復接觸乳膠手套易致敏,表現為接觸部位瘙癢、紅腫,嚴重時出現結膜充血、哮喘發作。部分水果如香蕉、奇異果與乳膠存在交叉過敏,需同時避免接觸。
5、疫苗接種反應:
疫苗輔料如明膠、抗生素可能引起超敏反應。雖然發生率極低,但含鋁佐劑或卵蛋白成分的疫苗可能激活肥大細胞,多發生在接種后30分鐘內。接種點應配備急救設備,觀察期間出現面色蒼白、脈搏細弱需立即采取休克體位并急救。
預防過敏性休克需明確過敏原并嚴格規避,建議過敏體質者進行特異性IgE檢測。日常注意閱讀食品標簽成分,避免交叉接觸過敏原。外出攜帶醫療警示手環,家中常備抗組胺藥。運動可能加速過敏原吸收,進食可疑食物后4小時內避免劇烈活動。出現嘴唇麻木、聲音嘶啞等前驅癥狀時立即使用腎上腺素筆并呼叫急救,延誤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器官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