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抗病毒藥物、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糖皮質激素和人工淚液。具體用藥需根據病原體類型和病情嚴重程度決定。
1、抗病毒藥物:
病毒性角膜炎需使用更昔洛韋滴眼液、阿昔洛韋眼膏等抗病毒藥物。這類藥物能抑制單純皰疹病毒復制,緩解角膜上皮損傷。嚴重病例可能需聯合口服伐昔洛韋。用藥期間需監測角膜上皮愈合情況。
2、抗生素藥物:
細菌性角膜炎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廣譜抗生素。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需選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嚴重感染可結膜下注射頭孢曲松。治療前應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
3、抗真菌藥物:
真菌性角膜炎需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伏立康唑滴眼液等抗真菌藥物。兩性霉素B眼用制劑對絲狀真菌效果顯著。治療周期通常需4-6周,需定期復查角膜病灶變化。
4、糖皮質激素:
在感染控制后,氟米龍滴眼液、醋酸潑尼松龍滴眼液可用于抑制角膜基質炎癥反應。使用時機需嚴格把握,過早應用可能加重感染。需配合抗感染藥物使用并密切隨訪。
5、輔助藥物:
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可緩解眼表刺激癥狀。角膜修復劑如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滴眼液促進上皮愈合。嚴重角膜潰瘍可聯合使用膠原酶抑制劑。
角膜炎患者應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揉眼。飲食需增加維生素A、C和鋅的攝入,如胡蘿卜、柑橘類水果和堅果。外出佩戴防護眼鏡,避免強光刺激。嚴格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角膜恢復情況。出現眼痛加劇、視力下降等變化需及時就診。治療期間避免佩戴隱形眼鏡,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角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