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贗復體主要分為五種類型,分別針對不同部位的缺損進行功能與外觀修復。
1、頜骨贗復體:
用于修復上下頜骨部分或全部缺損,分為活動義頜和固定義頜兩類?;顒恿x頜通過卡環或磁性附著體固定,適用于骨質條件較差者;固定義頜則通過種植體與骨結合,穩定性更佳。材料多采用鈦合金支架配合樹脂牙齦,部分結合硅膠仿真黏膜。
2、眼眶贗復體:
針對眼球及眶內容物缺失設計,分為義眼片與眶內植入體。義眼片覆蓋于結膜囊表面恢復外觀;全眶贗復體則包含眼瞼、眶周組織仿真結構,采用醫用硅膠定制,通過眼鏡架或粘合劑固定。部分產品可模擬瞳孔對光反應。
3、耳廓贗復體:
根據耳部缺損范圍分為部分耳修復體與全耳贗復體。硅膠材料可高度還原耳廓解剖形態,通過醫用膠粘附或與殘留耳軟骨結合固定。新型磁性附著體贗復體能實現快速摘戴,適用于放療后皮膚敏感患者。
4、鼻贗復體:
覆蓋部分鼻缺損的鞍形贗復體與全鼻修復體兩類。采用中空設計保持通氣功能,邊緣厚度僅0.3-0.5毫米確保貼合度。色素調配可匹配患者膚色,固定方式包括眼鏡架連接、骨種植體磁性附著等。
5、復合贗復體:
用于修復涉及多個解剖部位的聯合缺損,如顴-眶-上頜復合體。采用分段式設計兼顧功能與美觀,可能整合種植體支持、磁性固位等多種固定技術。需通過三維重建個性化制作,修復難度最高。
頜面贗復體的選擇需結合缺損部位、范圍及患者身體狀況。日常護理需定期清潔贗復體與附著部位,避免使用酒精類溶劑損壞硅膠材料。種植體支持型贗復體需每年復查骨結合情況,活動義頜佩戴者應練習正確的摘戴手法。營養方面注意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促進骨整合,避免過硬食物造成贗復體磨損。修復后建議進行面部肌肉訓練改善適應性,定期到專業機構調整贗復體邊緣密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