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多數情況下不會導致死亡,但早產兒、低體重兒或存在基礎疾病的患兒可能出現重癥風險。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分期表現:
輕癥患兒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通常1-2周自愈。中癥可能出現呼吸急促、喂養困難,需密切觀察血氧飽和度。重癥患兒可發展為支氣管炎或肺炎,出現喘息、三凹征甚至呼吸衰竭,需及時住院治療。早產兒或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更易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導致不良預后的主要因素。
二、重癥高危因素識別:
胎齡小于37周、出生體重低于2.5公斤、存在先天性心臟病或免疫缺陷的嬰兒屬于高危人群。若出現呼吸頻率超過60次/分、持續發熱超過3天、尿量明顯減少或皮膚黏膜發紺,提示病情進展。肺部聽診聞及細濕啰音或哮鳴音時,需警惕下呼吸道感染。
三、醫療干預與家庭護理:
確診后可采用霧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緩解氣道痙攣,重癥需配合氧療或機械通氣。帕利珠單抗可用于高危患兒預防。家庭護理應保持環境濕度50%-60%,采用少量多次喂養方式,每日監測體溫和呼吸狀態。接觸患兒前后需嚴格洗手,避免二手煙暴露。
預防措施包括流行季節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家庭成員接種流感疫苗以減少混合感染風險。母乳喂養可增強嬰兒免疫力,建議持續至6月齡以上。居家環境定期通風消毒,患兒衣物餐具需單獨清洗。康復期可進行撫觸按摩促進肺功能恢復,定期隨訪肺部和生長發育評估。若出現嗜睡、拒奶或呼吸暫停等預警癥狀,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