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主要有抗病毒藥物、鎮痛藥物、神經營養藥物、外用藥物和免疫調節藥物。
1、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物是帶狀皰疹治療的核心,可抑制病毒復制并縮短病程。常用藥物包括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這些藥物需在皮疹出現72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減少皰疹擴散、加速結痂并降低后遺神經痛風險。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具體用藥方案需由醫生根據患者情況制定。
2、鎮痛藥物:
帶狀皰疹常伴隨劇烈神經痛,輕中度疼痛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對于重度疼痛可能需要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神經病理性疼痛專用藥物。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可能發展為后遺神經痛,需早期干預。鎮痛治療需遵循階梯原則,避免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
3、神經營養藥物:
甲鈷胺和維生素B1等神經營養藥物可促進受損神經修復。這類藥物通過改善神經細胞代謝、加速髓鞘再生來緩解感覺異常。通常需要連續使用1-3個月,尤其適用于老年患者或伴有明顯感覺異常者。聯合使用多種B族維生素效果更佳,但需注意個別患者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4、外用藥物:
皰疹局部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合并細菌感染時需使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皰疹未破潰時可涂抹阿昔洛韋乳膏輔助抗病毒。皮損結痂后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預防瘢痕。外用藥需避開眼周等黏膜部位,破損皮膚禁用刺激性藥物。
5、免疫調節藥物:
對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皰疹泛發者,可考慮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這類藥物通過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控制病毒擴散,通常需要連續使用2-4周。嚴重免疫缺陷患者可能需要靜脈用免疫球蛋白。使用期間需監測免疫功能指標,避免過度免疫激活。
帶狀皰疹患者需保持皮疹部位清潔干燥,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應保證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推薦雞蛋、魚肉及深色蔬菜。急性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度活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出汗刺激皮損。老年患者痊愈后可接種帶狀皰疹疫苗預防復發。治療期間出現高熱、頭痛或皰疹累及眼部等情況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