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壞死早期表現為陰囊突發劇痛和腫脹,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發熱、皮膚發紅、觸痛加劇,晚期可伴隨睪丸變硬、萎縮或全身感染癥狀。癥狀發展通常分為急性缺血期、炎癥進展期和組織壞死期三個階段。
1、急性缺血期:
突發性睪丸劇痛是睪丸扭轉導致缺血的最典型表現,疼痛常向腹股溝及下腹部放射。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患側陰囊在發病1-2小時內迅速腫脹,提睪反射消失。此時睪丸組織尚未發生不可逆損傷,是搶救睪丸功能的黃金窗口期。
2、炎癥進展期:
缺血4-6小時后睪丸實質開始出現炎性改變,陰囊皮膚發紅發熱,觸診睪丸腫大且位置異常抬高。患者可能出現38℃以上發熱,血常規顯示白細胞計數升高。超聲檢查可見睪丸血流信號減弱或消失,鞘膜積液增多。
3、組織壞死期:
持續缺血12小時后進入不可逆壞死階段,疼痛可能暫時減輕但睪丸質地變硬。壞死組織釋放毒素可引起寒戰高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發展為膿毒性休克。后期睪丸逐漸萎縮變小,超聲顯示睪丸結構紊亂伴鈣化灶形成。
4、伴隨體征:
提睪肌痙攣導致患側睪丸位置較對側偏高,Prehn征陽性托起陰囊疼痛不緩解。陰囊皮膚出現紫紺樣變色,透光試驗陰性。可能合并排尿困難、尿頻等泌尿系統癥狀,部分患者出現反應性睪丸鞘膜積液。
5、全身反應:
嚴重病例可出現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循環系統表現,實驗室檢查顯示C反應蛋白顯著升高。細菌感染擴散時可引發菌血癥,血培養可能檢出大腸埃希菌等致病菌。慢性期可能出現抗精子抗體導致對側睪丸生精功能受損。
睪丸壞死屬于泌尿外科急癥,發病6小時內手術復位可挽救睪丸功能。日常應避免陰囊外傷,青少年運動時建議佩戴防護器具。突發陰囊疼痛需立即平臥并冰敷,禁止自行揉捏或熱敷。術后恢復期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定期復查精液質量和激素水平。飲食注意補充鋅、硒等微量元素,避免長時間騎行或久坐壓迫會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