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可能由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情志失調、外感濕邪、久病體虛等原因引起。
1、飲食不節:長期暴飲暴食或過度節食會損傷脾胃功能。生冷油膩食物加重消化負擔,辛辣刺激食物易導致胃黏膜損傷。規律進食七分飽,選擇小米粥、山藥、南瓜等易消化食物有助于養護脾胃。
2、過度勞累:長期超負荷工作消耗氣血,影響脾胃運化能力。腦力勞動者常見思慮傷脾,體力勞動者多見勞倦傷氣。每日保證7小時睡眠,午間閉目養神20分鐘,避免持續高強度用腦或體力勞動。
3、情志失調: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通過腦腸軸影響消化功能。肝氣郁結會橫逆犯胃,長期緊張導致胃酸分泌紊亂。練習腹式呼吸、八段錦等舒緩運動,培養琴棋書畫等怡情愛好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4、外感濕邪:潮濕環境或梅雨季節易使濕邪困脾。貪涼飲冷會內生寒濕,久居地下室等潮濕環境加重脾虛。用藿香、佩蘭等芳香化濕藥材泡茶,保持居所通風除濕,陰雨天可艾灸足三里祛濕。
5、久病體虛:慢性疾病消耗導致脾胃功能衰退。術后患者常見氣血兩虛,長期服用抗生素易引發腸道菌群失調。病后康復期采用太子參、白術等藥材燉湯,循序漸進進行散步、太極等低強度運動。
脾胃虛弱者日常可食用茯苓餅、芡實粥等藥膳,避免綠豆、苦瓜等寒涼食物。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或瑜伽練習,睡前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消化。注意觀察大便是否溏薄、舌苔是否厚膩等變化,持續消化不良需進行胃腸鏡等專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