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晚期可通過調整睡姿、監測胎動、控制體重、預防水腫、準備待產包等方式護理。懷孕晚期通常由子宮增大壓迫內臟、激素水平波動、胎兒快速發育、血液循環改變、骨盆韌帶松弛等原因引起。
1、調整睡姿:
建議采用左側臥位睡眠,減輕增大的子宮對下腔靜脈壓迫,改善胎盤血液供應。避免長時間仰臥引發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可使用孕婦枕支撐腰背部,每日保證7-9小時睡眠,午間可適當小憩。
2、監測胎動:
每日早中晚各固定1小時記錄胎動次數,正常值為每小時3-5次。胎動減少或劇烈變化需立即就醫。可配合胎心儀監測胎兒心率,正常范圍為110-160次/分。胎動異常可能與胎盤功能減退、臍帶繞頸等因素有關。
3、控制體重:
孕晚期每周體重增長控制在0.5公斤內,整個孕期增重建議11-16公斤。減少精制碳水攝入,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每日分5-6餐進食,選擇燕麥、紫薯等低GI主食,搭配菠菜、西藍花等深色蔬菜。
4、預防水腫:
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坐臥時抬高下肢促進靜脈回流。每日食鹽攝入不超過5克,適量食用冬瓜、紅豆等利水食物。出現對稱性凹陷性水腫需排查妊娠高血壓,可能與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稀釋等因素有關。
5、準備待產包:
提前準備產婦護理墊、計量型衛生巾、一次性內褲等用品,備齊新生兒衣物、包被、尿不濕。攜帶產檢資料、醫保卡等證件。熟悉醫院急診路線,出現規律宮縮、破水或見紅等臨產征兆需及時住院。
孕晚期需保證每日30分鐘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補充鈣劑和鐵劑預防抽筋貧血。注意會陰按摩減少撕裂風險,學習拉瑪澤呼吸法應對分娩疼痛。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陰道流血等異常癥狀需急診處理。保持心情愉悅,與家人共同制定分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