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尿路感染是指無結構或功能異常的泌尿系統中由細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涉及膀胱和尿道,常見致病菌有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克雷伯菌等。
1、病因明確:
單純性尿路感染多由腸道菌群逆行感染引起,女性因尿道較短更易發病。生理性誘因包括飲水不足、憋尿習慣,病理性因素可能涉及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大腸桿菌占致病菌的70%-90%,其表面纖毛可特異性黏附尿路上皮。
2、典型癥狀:
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排尿灼痛等膀胱刺激征,部分患者出現下腹隱痛。尿液常呈現渾濁狀態,約30%病例伴有顯微鏡下血尿。癥狀通常持續3-5天,極少引起發熱等全身反應。
3、診斷標準:
確診需結合尿常規檢查白細胞>10個/HP和尿培養菌落計數≥10?CFU/ml。對于育齡期女性,典型癥狀結合尿檢陽性即可臨床診斷。復雜性尿路感染需通過影像學排除結石、梗阻等異常。
4、藥物治療:
首選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等一線抗菌藥物,療程通常3-5天。對于反復發作患者,可考慮使用頭孢克洛等二代頭孢菌素。所有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購買抗生素。
5、預防措施:
每日飲水2000ml以上可機械沖刷尿道,性生活后及時排尿能減少細菌定植。絕經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維持尿道黏膜完整性。蔓越莓制劑中的原花青素可能抑制細菌黏附。
保持規律作息與均衡飲食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建議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攝入。避免穿緊身化纖內褲,選擇棉質透氣材質。游泳后及時更換泳衣,經期每2小時更換衛生用品。每年發作超過3次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統解剖異常,必要時轉診泌尿外科。出現腰痛、發熱等癥狀提示可能進展為腎盂腎炎,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