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刷牙出血通常由牙齦炎、刷牙方式不當、維生素缺乏、牙齒排列異常或血液系統疾病引起。
1、牙齦炎:
兒童牙齦炎多因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所致。乳牙期和替牙期口腔清潔不徹底時,細菌代謝產物會引發牙齦充血腫脹,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輕微摩擦即導致出血。需通過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頸部,配合兒童含氟牙膏減少菌斑附著。
2、刷牙方式不當:
橫向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可能損傷牙齦組織。兒童手部精細動作未發育完善,刷牙時易采用拉鋸式動作,導致牙齦機械性損傷出血。建議選擇軟毛小頭牙刷,家長輔助完成圓弧式刷牙動作,力度以刷毛輕微彎曲為宜。
3、維生素缺乏:
維生素C和K攝入不足會影響膠原蛋白合成及凝血因子活化。長期挑食或膳食不均衡的兒童可能出現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表現為牙齦自發性出血。可通過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改善。
4、牙齒排列異常:
替牙期乳牙滯留或恒牙萌出位置異常會造成局部牙齦覆蓋過厚,刷牙時牙刷難以清潔到位,繼發局部炎癥反應。這種情況可能伴隨牙齦腫脹和口臭,需口腔科醫生評估是否需進行間隙保持或早期矯治。
5、血液系統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導致異常出血。若出血呈自發性、難以止血,或伴隨皮膚瘀斑、鼻衄等癥狀,需及時排查凝血功能異常。此類情況需血液科專科治療原發病。
日常需培養兒童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使用牙線清潔鄰接面,每3個月更換牙刷。飲食上保證新鮮果蔬攝入,限制高糖零食。替牙期定期口腔檢查,發現牙齦持續出血或腫脹應及時就診。對于凝血功能異常患兒,刷牙前可用溫鹽水含漱軟化牙齦緣,采用紗布指套輕柔清潔牙齒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