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產征兆可通過臥床休息、藥物支持、情緒調節、感染控制、定期監測等方式保胎。流產征兆通常由黃體功能不足、胚胎染色體異常、子宮結構異常、生殖道感染、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1、臥床休息:減少體力活動可降低子宮機械性刺激,建議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避免提重物、長時間站立或劇烈運動,每日保持10小時以上臥床時間,使用孕婦枕減輕腰部壓力。
2、藥物支持:黃體功能不足者可肌注黃體酮或口服地屈孕酮,甲狀腺功能異常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宮縮明顯時按醫囑使用鹽酸利托君抑制宮縮,禁止自行服用活血類中藥。
3、情緒調節:焦慮抑郁會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影響子宮血供,每天進行正念呼吸練習15分鐘。配偶應參與心理疏導,避免討論負面話題,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4、感染控制:生殖道支原體感染需用阿奇霉素,細菌性陰道病選擇甲硝唑治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治療期間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復查白帶常規至指標正常。
5、定期監測:每周檢測孕酮和HCG水平變化,每兩周超聲評估胚胎發育情況。記錄每日陰道出血量和腹痛程度,出現發熱或出血加重需急診處理。
保胎期間需保證每日攝入60g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肉、豆漿,補充維生素E和葉酸。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控制每日鹽分攝入在5g以內。可進行床上踝泵運動和上肢伸展,禁止彎腰和下蹲動作。保持環境溫度在24-26℃,濕度50%-60%,睡眠時使用托腹帶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