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通常發生在分娩過程中或產后短時間內,以產程活躍期和胎兒娩出后30分鐘內最為常見。
1、分娩活躍期:
宮縮強度大、胎膜破裂時,羊水可能通過子宮蛻膜或宮頸靜脈進入母體循環。此時產婦可能出現突發呼吸困難、低血壓、意識模糊等癥狀。產程中人工破膜、使用縮宮素等操作可能增加風險,需密切監測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變化。
2、胎兒娩出后:
胎盤剝離階段子宮血管開放,羊水成分易侵入血液循環。產后30分鐘內突發難以解釋的大出血、凝血功能障礙需高度警惕。剖宮產手術中子宮切口暴露血管,也可能成為羊水進入途徑。
3、其他高危時段:
少數病例發生在中期引產、羊膜腔穿刺術后,或分娩結束24小時內。高齡、多胎妊娠、胎盤早剝等產婦風險更高,需持續觀察72小時生命體征。
預防需規范產前檢查,控制妊娠期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分娩時避免不必要的宮腔操作,產后密切監測出血量及凝血功能。出現寒戰、煩躁等先兆癥狀時立即給予高流量吸氧,建立靜脈通路并備血,必要時啟動多學科搶救團隊。恢復期需關注腎功能及心理狀態,定期復查凝血指標直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