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預防需從生活方式、情緒管理、營養補充、疾病篩查及生理監測五方面綜合干預。
1、規律作息:長期熬夜會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建議22點前入睡并保證7-8小時睡眠。建立固定作息時間表,午休控制在30分鐘內,避免晝夜節律紊亂影響雌激素分泌。
2、壓力調節:慢性壓力促使皮質醇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每日進行正念冥想或腹式呼吸訓練,每周3次瑜伽、游泳等舒緩運動,維持血清素水平穩定。
3、膳食平衡:缺鐵性貧血是常見誘因,每周攝入豬肝、鴨血等富鐵食物2-3次,搭配獼猴桃補充維生素C促進吸收。限制每日咖啡因攝入量不超過200mg約2杯咖啡。
4、疾病控制: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需定期檢測睪酮和胰島素水平,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應每3個月復查TSH。盆腔炎急性發作期需足療程抗生素治療,避免遷延為慢性炎癥。
5、周期記錄:使用經期APP連續記錄3個月經周期,關注出血天數、經量變化及伴隨癥狀。基礎體溫監測可發現黃體功能不足,排卵試紙有助于判斷卵泡發育情況。
預防月經不調需建立個體化健康檔案,35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日常增加亞麻籽、南瓜子等植物雌激素食物攝入,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冷水浴,保持腰腹部保暖。出現周期紊亂超過3個月或單次經期持續超過10天,需及時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