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癬和濕疹可通過臨床表現、病因、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區分。股癬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濕疹多與過敏或免疫異常相關。
1、病因差異:股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導致,常見紅色毛癬菌;濕疹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環境刺激、免疫失調有關。真菌鏡檢陽性是股癬確診依據,濕疹患者常伴有IgE水平升高。
2、皮損特點:股癬呈環形紅斑伴鱗屑,邊緣隆起清晰,中央消退;濕疹表現為多形性皮疹,可見丘疹、水皰、滲出,邊界模糊。股癬好發于腹股溝,濕疹可出現在四肢屈側。
3、伴隨癥狀:股癬瘙癢程度中等,出汗后加重;濕疹瘙癢劇烈,易出現抓痕和苔蘚化。股癬患者可能合并足癬,濕疹常伴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
4、治療原則:股癬需抗真菌治療,常用特比萘芬、酮康唑、聯苯芐唑;濕疹以糖皮質激素為主,配合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真菌感染需持續用藥2-4周,濕疹治療強調保濕修復。
5、預防措施:股癬預防需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共用衣物;濕疹患者應遠離過敏原,選擇棉質透氣衣物。兩者均需避免搔抓,股癬治愈后需消毒貼身物品,濕疹緩解期需長期使用潤膚劑。
日常護理需注意區分皮膚清潔方式,股癬患者沐浴后需徹底擦干皺褶部位,濕疹患者建議使用無皂基清潔產品。飲食上股癬患者應限制高糖食物,濕疹患者需避免已知過敏食物。運動時選擇透氣服裝,股癬患者運動后及時更換衣物,濕疹患者避免汗液長時間刺激皮膚。癥狀持續加重或合并感染時需及時就醫,真菌性皮膚病具有傳染性,濕疹反復發作需排查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