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嘔吐可通過補充電解質、物理降溫、調整體位、藥物輔助、及時就醫等方式緩解。中暑通常由高溫暴露、體液丟失、體溫調節失衡等原因引起。
1、補充電解質:
嘔吐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需立即口服補液鹽或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選擇成分包含氯化鈉、氯化鉀、枸櫞酸鈉的補液制劑,少量多次飲用以避免刺激胃部。避免單純飲用大量白開水,可能加重電解質紊亂。
2、物理降溫:
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散熱。用涼水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分布區域,或使用冰袋冷敷前額。避免直接用冰水浸泡身體,可能引發寒戰反而不利散熱。體溫降至38℃以下時可停止強制降溫。
3、調整體位:
嘔吐時應采取側臥位防止誤吸,頭部墊高15-30度。意識清醒者可保持半坐臥位,減輕腹腔壓力。避免平躺或頭低位,可能加重惡心感。嘔吐間隙保持安靜休息,減少體位變動。
4、藥物輔助:
在醫生指導下可短期使用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藥物。嚴重脫水需靜脈輸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溶液。禁止自行服用退熱藥或鎮靜劑,可能掩蓋病情。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制劑需辨證使用。
5、及時就醫:
出現持續嘔吐超過2小時、意識模糊、體溫超過40℃、少尿或無尿等癥狀時,需立即送醫。熱射病患者需進行血液凈化、氣管插管等重癥監護。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多器官衰竭。
預防中暑嘔吐需注意高溫時段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佩戴遮陽帽并使用防曬霜,每小時補充200-300毫升含鹽飲料。飲食選擇易消化的冷食如綠豆湯、西瓜等,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加重胃腸負擔。恢復期保持每日飲水量2-3升,可適量增加咸味食物補充鈉鹽。出現頭暈、乏力等先兆癥狀時應立即停止活動并轉移到涼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