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上出現白色顆粒可能由頭皮屑、毛囊角質栓、虱卵、脂溢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引起。
1、頭皮屑:
頭皮屑是角質細胞代謝脫落的產物,干燥或油脂分泌失衡時易形成白色片狀物。輕度頭皮屑可通過含吡啶硫酮鋅的洗發水改善,嚴重者需使用酮康唑洗劑。伴隨頭皮瘙癢時需排除銀屑病可能。
2、毛囊角質栓:
毛囊開口處角蛋白堆積形成白色顆粒狀栓子,常見于油性發質。過度清潔反而會刺激皮脂腺分泌,建議每周2-3次使用水楊酸洗發產品軟化角質,避免用手擠壓毛囊。
3、虱卵:
頭虱產下的卵呈灰白色橢圓形,牢固附著在發干近根部。需用含氯菊酯的滅虱劑處理,所有接觸過的梳子、床單需高溫消毒。兒童集體生活環境中易傳播,需同時檢查家庭成員。
4、脂溢性皮炎:
馬拉色菌過度增殖導致頭皮紅斑伴油膩性鱗屑,白色顆粒為混合皮脂的角質碎屑。二硫化硒洗劑可抑制真菌,嚴重時需聯用糖皮質激素外用溶液。常與壓力、熬夜等誘發因素相關。
5、真菌感染:
白癬等皮膚癬菌感染會在毛干形成白色菌鞘,伴隨斷發和脫發斑。伍德燈檢查可見熒光,需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4-6周。寵物接觸史是常見感染源,治療期間需隔離傳染源。
保持頭皮清潔時避免過度去油,水溫控制在38℃以下。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鋅元素有助于維持頭皮屏障功能。發現白色顆粒持續增多或伴隨紅腫、脫發時,建議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和頭皮鏡檢查。日常選用無硅油洗發產品,梳理頭發時避免過度拉扯毛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