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六個月需重點關注營養補充、產檢監測、身體變化、心理調適及安全防護。主要注意事項有合理膳食搭配、定期產前檢查、觀察胎動規律、緩解孕期不適、避免危險因素。
1、合理膳食:
孕中期每日需增加約300千卡熱量,重點補充優質蛋白魚禽肉蛋奶、鐵動物肝臟、紅肉、鈣乳制品、豆制品及DHA深海魚。每日主食應包含1/3粗糧,蔬菜攝入量不低于500克,水果控制在200-350克以避免血糖波動。避免生食、酒精及高汞魚類。
2、產檢監測:
此階段需完成大排畸超聲、糖耐量試驗等關鍵檢查。每4周常規產檢需監測血壓、宮高、胎心率,妊娠期糖尿病篩查陽性者需進行血糖輪廓試驗。若出現陰道流血、持續頭痛或視物模糊等異常癥狀需立即就醫。
3、胎動觀察:
胎動規律通常在孕20-24周感知,正常情況每小時胎動3-5次。建議每日固定時間采用左側臥位計數,兩小時內胎動少于10次或突然減少50%以上需就醫。胎動異??赡芴崾咎簩m內窘迫。
4、不適緩解:
常見腰背痛可通過孕婦瑜伽、熱敷緩解;下肢水腫應避免久站,睡眠時墊高腿部;胃灼熱建議少食多餐,餐后2小時內避免平臥。出現規律宮縮、破水或嚴重腹痛需排除早產可能。
5、風險規避:
禁止吸煙及二手煙暴露,避免接觸化學制劑、放射線。旅行需系專用安全帶,運動選擇游泳、散步等低沖擊項目,運動時心率不超過140次/分。性生活需避免壓迫腹部,有前置胎盤等并發癥者需遵醫囑禁欲。
孕六月起建議準備待產包,包含產婦護理墊、新生兒衣物等必需品。保持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孕婦操,睡眠時長7-9小時且盡量左側臥位。學習拉瑪澤呼吸法,參加正規機構分娩課程。注意會陰按摩可降低裂傷風險,出現皮膚瘙癢需排查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建立科學分娩觀念,避免過度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