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3個月需重點關注營養補充、避免有害物質、定期產檢、調節心理狀態和預防感染。主要有合理補充葉酸、遠離煙酒輻射、按時孕檢、保持情緒穩定、防范病毒細菌感染等事項。
1、補充葉酸:
孕早期每日需補充400-800微克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除服用葉酸片外,應多食用菠菜、動物肝臟、柑橘等富含葉酸的食物。建議從備孕期開始補充,持續至孕12周。葉酸缺乏可能導致胎兒脊柱裂等出生缺陷,需嚴格遵醫囑控制補充劑量。
2、規避危害:
避免接觸煙草、酒精、放射線等致畸物質。二手煙暴露會使流產風險增加20%,酒精可能引發胎兒酒精綜合征。減少使用微波爐、手機等電子設備,遠離X光檢查場所。化學染發劑、指甲油等化妝品也應暫停使用,某些成分可能干擾胚胎發育。
3、規范產檢:
孕7-8周需進行首次B超確認胚胎位置,孕11-13周完成NT檢查和早期唐篩。建檔時應檢測血常規、血糖、傳染病等項目。出現劇烈腹痛或陰道出血需立即就醫,這可能是宮外孕或先兆流產征兆。定期監測血壓和尿蛋白可及早發現妊娠高血壓。
4、心理調節:
孕激素變化易引發焦慮、情緒波動,可通過正念冥想、孕婦瑜伽緩解壓力。與伴侶溝通孕期感受,參加孕婦學校學習分娩知識。嚴重孕吐可能導致抑郁,必要時可尋求心理醫生幫助。保持充足睡眠和適度社交活動有助于維持情緒穩定。
5、預防感染:
注意手部衛生,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以防呼吸道感染。弓形蟲可通過生肉、貓糞傳播,需確保肉類徹底煮熟,清理貓砂時戴手套。風疹病毒可能造成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備孕前應檢測抗體水平。體溫持續超過38.5℃需及時就醫,高熱可能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育。
孕早期飲食建議少食多餐,選擇全谷物、瘦肉、低脂乳制品等易消化食物,每天攝入200-300克水果。可進行散步、游泳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使用孕婦枕緩解腰背壓力。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或下肢嚴重水腫時,需警惕妊娠并發癥,應立即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