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兩虛可通過食用紅棗、桂圓、豬肝、黑芝麻、山藥等食物調理。這些食物富含鐵、蛋白質和維生素,能促進氣血生成。
1、紅棗:
紅棗含有豐富的環磷酸腺苷和鐵元素,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中醫認為紅棗歸脾經,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建議每日食用5-10枚,可搭配小米煮粥或與當歸同燉。陰虛火旺者需控制攝入量,避免加重口干癥狀。
2、桂圓:
桂圓肉含葡萄糖、蔗糖及多種氨基酸,對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健忘效果顯著。其含鐵量是葡萄干的3倍,適合產后血虛女性。新鮮桂圓每日食用不超過15顆,干品可配伍枸杞泡茶。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3、豬肝:
每100克豬肝含鐵22.6毫克,維生素A含量遠超日常需求。動物性血紅素鐵吸收率是植物源的3倍,對缺鐵性貧血效果明顯。建議每周食用2次,焯水后涼拌或與菠菜同炒。高尿酸血癥患者需限制攝入。
4、黑芝麻:
黑芝麻富含亞油酸和維生素E,能改善末梢循環障礙。中醫認為黑色入腎,對肝腎不足導致的須發早白有調理作用。每日可食用30克,研磨成粉更易吸收。慢性腹瀉者應減少用量。
5、山藥:
山藥含黏液蛋白和薯蕷皂苷,能雙向調節胃腸功能。其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求,適合術后氣血虧損者。鮮品每日100-200克,可蒸食或煮湯。大便燥結者需配伍潤腸食材同用。
氣血兩虛者日常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建議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促進氣血運行。冬季可適當增加羊肉、生姜等溫補食材,夏季宜搭配蓮子、百合清熱。長期癥狀未改善需排查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或慢性失血性疾病,必要時配合四物湯、歸脾丸等中藥調理。注意食物烹調避免高溫煎炸,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