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嗪酰胺片可通過空腹口服、劑量調整、療程控制、聯合用藥、定期監測等方式治療。吡嗪酰胺片通常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藥物敏感性差異、肝功能異常、尿酸代謝紊亂、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1、空腹口服:
吡嗪酰胺片建議每日一次空腹服用,餐前1小時或餐后2小時服用可提高藥物吸收率。避免與含鋁鎂的抗酸劑同服,防止藥物相互作用降低療效。服藥期間保持充足水分攝入,減少胃腸道刺激。
2、劑量調整:
成人常規劑量為每日15-30mg/kg,最大不超過2g。兒童需按20-40mg/kg計算,分2-3次服用。腎功能不全者需減量至12-15mg/kg,血液透析患者應在透析后追加50%劑量。體重低于50kg患者建議從低劑量起始。
3、療程控制:
標準抗結核治療方案中吡嗪酰胺使用期為2個月強化期,與異煙肼、利福平聯合使用。耐藥結核病可能需要延長至6-9個月。治療期間不可擅自停藥,完成全程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避免產生耐藥性。
4、聯合用藥:
吡嗪酰胺需與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藥物聯用。聯合用藥可協同殺菌,減少耐藥菌產生。治療初期可能出現流感樣癥狀,與利福平合用可能加重肝毒性。尿酸升高時可配合別嘌呤醇或苯溴馬隆。
5、定期監測:
用藥期間每月檢測肝功能,觀察轉氨酶是否超過3倍上限。監測血尿酸水平,超過540μmol/L需干預。出現關節疼痛、黃疸、持續嘔吐應立即就醫。視力檢查可早期發現乙胺丁醇導致的視神經炎。
結核病患者需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1.2-1.5g/kg,優先選擇雞蛋、魚肉、豆制品。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避免劇烈運動加重消耗。保持居室通風每日3次,每次30分鐘,餐具煮沸消毒。接觸者應進行PPD篩查,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達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