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洞是否導致拔牙需根據齲壞程度判斷,多數情況下優先選擇補牙或根管治療,僅當牙齒嚴重破壞無法保留時才需拔除。
齲齒發展分為淺齲、中齲、深齲三個階段。淺齲僅破壞牙釉質,表現為牙齒表面黑點或粗糙感,通過去腐充填即可修復。中齲已達牙本質層,遇冷熱酸甜敏感,需清除腐質后填充樹脂或嵌體修復。深齲接近牙髓腔,常伴隨自發痛或夜間痛,多數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神經后行冠修復。當齲洞導致牙冠大面積缺損、牙根縱裂、根尖周病變無法控制時,才考慮拔牙。
牙齒保留價值需綜合評估。X線片顯示齲壞未累及牙根分叉區,且剩余牙體組織能提供足夠支撐力時,應盡量保留患牙。對于乳牙齲壞,若距替牙期較遠且影響咀嚼功能,需及時治療而非直接拔除。智齒發生齲壞且存在阻生或反復發炎情況,可考慮預防性拔除。
日常護理需掌握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每日清潔兩次,配合牙線清理鄰面菌斑。每半年進行專業潔治與涂氟,發現早期齲斑及時干預。控制精制糖攝入頻率,餐后清水漱口減少酸性環境持續時間。出現牙齒敏感或疼痛時盡早就診,避免齲損持續擴大。定期口腔檢查能通過探診和影像學評估齲洞進展,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