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性流產可通過臥床休息、黃體酮治療、控制基礎疾病、心理疏導、定期監測等方式保胎。其發生可能與胚胎染色體異常、母體激素不足、子宮結構異常、感染因素、免疫排斥反應等因素有關。
1、臥床休息:
減少體力活動可降低子宮機械性刺激,建議每日臥床時間≥12小時,避免提重物及長時間站立。選擇左側臥位有助于改善胎盤血供,同時需保持排便通暢以減少腹壓。
2、激素支持:
黃體功能不足者需外源性補充孕激素,常用藥物包括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烯丙雌醇。用藥期間需監測陰道出血變化,孕激素可抑制子宮收縮并促進子宮內膜蛻膜化。
3、病因控制:
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需調整優甲樂劑量,將TSH控制在2.5mIU/L以下。子宮縱隔等結構異常可能需孕前矯正,急性感染者應使用頭孢類抗生素控制炎癥反應。
4、心理干預:
焦慮情緒會通過神經內分泌途徑影響子宮血供,建議通過正念冥想、音樂療法緩解壓力。配偶陪伴可降低皮質醇水平,必要時可進行專業心理咨詢。
5、動態監測:
每周復查血HCG及孕酮水平,超聲監測胚胎心管搏動頻率。出現持續腹痛或出血量增加時需急診評估,必要時住院進行靜脈營養支持治療。
保證每日攝入60g優質蛋白質,選擇魚肉、雞蛋、豆漿等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補充維生素E和葉酸有助于胎盤形成。穿著托腹帶減輕重力負荷,保持會陰清潔預防逆行感染。孕20周前禁止性生活,出現宮縮時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定期進行胎兒NT檢查及無創DNA篩查,排除染色體異常導致的不可避免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