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爛可以遵醫囑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胃糜爛是胃黏膜表層損傷的病理表現,需結合病因和癥狀選擇藥物。
一、抑制胃酸分泌藥物
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減少胃酸分泌,促進糜爛面愈合。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和雷貝拉唑,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胃壁細胞質子泵發揮作用。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也可作為備選方案,適用于輕中度胃酸分泌過多者。用藥期間需注意可能出現頭痛或胃腸道反應,長期使用需監測血鈣和維生素B12水平。
二、胃黏膜保護劑
鉍劑和鋁制劑能在糜爛表面形成保護膜。枸櫞酸鉍鉀可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硫糖鋁能與潰瘍面蛋白質結合形成保護層。米索前列醇適用于非甾體抗炎藥相關胃糜爛,通過增加黏液和碳酸氫鹽分泌發揮作用。使用黏膜保護劑時應避免與抑酸藥同服,建議餐前半小時單獨服用以保障藥效。
三、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采用四聯療法。標準方案包含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和鉍劑,抗生素多選用阿莫西林聯合克拉霉素或甲硝唑。治療前需進行藥敏試驗,療程通常為10-14天。根除治療可降低復發率,完成療程后4周需復查呼氣試驗確認療效。治療期間可能出現口苦、腹瀉等不良反應,需保證足療程用藥
胃糜爛患者應保持規律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攝入。建議選擇易消化的粥類、面條等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減輕胃部負擔。戒煙有助于減少胃酸分泌,適度運動可改善胃腸蠕動功能。合并焦慮情緒者可嘗試腹式呼吸訓練,睡眠時墊高床頭能預防夜間反流。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及時復查胃鏡,排除惡性病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