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高熱驚厥是一種與發熱相關的神經系統異常反應,可能由遺傳易感性、腦發育不成熟、感染誘發、電解質紊亂、神經系統基礎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過物理降溫、抗驚厥藥物、感染控制、電解質補充、原發病治療等方式干預。
1、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高熱驚厥病史的兒童發病風險顯著增高,特定基因變異可能導致神經元興奮性閾值降低。這類患兒需在發熱早期密切監測體溫,避免穿著過厚衣物。
2、腦發育特點:
6個月至5歲兒童因血腦屏障功能不完善,體溫調節中樞易受高熱影響。發作時需保持側臥位防止誤吸,避免強行按壓肢體造成損傷。
3、感染誘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幼兒急疹等病毒感染是常見觸發因素。及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細菌感染時需聯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4、代謝異常:
高熱導致的脫水可能引發低鈉血癥、低鈣血癥等電解質失衡。發作后應口服補液鹽糾正,嚴重時靜脈補充葡萄糖酸鈣。
5、神經系統病變:
可能與腦炎、癲癇等基礎疾病有關,通常表現為發作時間超過15分鐘、24小時內反復發作或局灶性抽搐。需進行腦電圖、頭顱MRI排查,必要時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控制發作。
日常護理需保持室溫22-24℃,發熱期給予西瓜汁、米湯等流質飲食。驚厥發作停止后48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定期進行神經系統發育評估。出現意識障礙、呼吸異常等表現需立即急診處理,長期反復發作者需神經專科隨訪排除癲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