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終末期臨終前3個月可能出現全身衰竭、多器官功能損傷及癌痛加劇等癥狀。主要表現包括惡病質消耗、呼吸困難、神經系統癥狀、感染性并發癥及疼痛失控。
1、惡病質消耗:
癌細胞大量消耗能量導致極度消瘦,體重下降超過原體重的30%。肌肉萎縮明顯,皮下脂肪消失,面部呈現"骷髏樣"改變。伴隨持續低蛋白血癥,血清白蛋白常低于25g/L,四肢及顏面出現凹陷性水腫。部分患者出現難治性低鈉血癥,血鈉濃度持續低于120mmol/L。
2、呼吸困難:
肺轉移或胸腔積液引發進行性呼吸困難,初期表現為活動后氣促,后期靜息狀態下仍需端坐呼吸。聽診可聞及濕啰音或呼吸音減弱,血氧飽和度常低于90%。合并肺部感染時出現黃綠色膿痰,伴發熱及白細胞升高。終末期可能出現潮式呼吸或呼吸暫停等瀕死呼吸模式。
3、神經癥狀:
腦轉移導致意識狀態改變,初期表現為嗜睡和定向力障礙,后期進入昏迷狀態。部分患者出現癲癇發作或肢體癱瘓。肝轉移引發肝性腦病時,可檢測到撲翼樣震顫和特征性肝臭。眼底檢查可見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體征。
4、感染并發癥:
免疫功能崩潰導致反復感染,常見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和壓瘡感染。體溫調節中樞受損可能出現持續低熱或反常性低體溫。血培養常見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或念珠菌等條件致病菌。感染性休克表現為血壓進行性下降,對升壓藥物反應差。
3、疼痛失控:
骨轉移引發持續性劇痛,疼痛評分多達到7-10分視覺模擬評分法。常規阿片類藥物難以控制,需配合加巴噴丁等輔助鎮痛藥。神經病理性疼痛表現為燒灼樣或電擊樣痛,伴痛覺超敏現象。部分患者出現爆發痛,每日發作超過4次。
終末期乳腺癌患者需加強營養支持,每日熱量攝入建議達到30-35kcal/kg,蛋白質攝入1.2-1.5g/kg。體位管理每2小時翻身一次,使用減壓床墊預防壓瘡。疼痛控制遵循WHO三階梯原則,可考慮皮下持續輸注鎮痛方案。心理支持方面,建議家屬采用撫觸溝通等方式減輕患者孤獨感,音樂療法有助于緩解焦慮情緒。環境保持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避免強聲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