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滋病藥物需要長期服用,通常需終身用藥以控制病毒復制。
1、抗病毒治療的核心目標:
通過持續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復制,維持免疫功能正常水平。規范用藥可使血液中病毒載量降至檢測限以下,延緩疾病進展至艾滋病期。治療方案需根據個體耐藥檢測結果選擇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常見組合包含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及蛋白酶抑制劑。
2、治療不同階段的時間管理:
初始治療階段需嚴格按時服藥6個月以上才能評估療效,期間需定期檢測CD4+T淋巴細胞計數和病毒載量。達到病毒學抑制后進入維持治療期,仍需每日服藥防止病毒反彈。若出現耐藥情況需及時更換二線治療方案,調整后仍需長期維持。
3、特殊情況下的用藥周期:
暴露后預防用藥需連續服用28天,職業暴露或高危性行為后越早啟動效果越好。母嬰阻斷治療從妊娠14周開始持續至分娩后6周,新生兒也需接受4-6周預防性用藥。合并結核病等機會性感染時,需先完成抗感染治療再調整抗病毒方案。
患者需建立每日定時服藥習慣,配合營養支持與適度運動。飲食應保證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避免生食及酒精。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與血脂變化,出現皮疹或胃腸道反應需及時就醫。心理支持對長期治療至關重要,可通過專業咨詢緩解用藥壓力,保持良好治療依從性才能獲得最佳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