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婦能否順產需結合具體風險評估結果,多數情況下在嚴密監護下可以嘗試。
1、評估順產可行性的關鍵因素:
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胎位異常等合并癥需通過超聲檢查、胎心監護等醫療手段綜合判斷。骨盆條件與胎兒大小比例是重要參考指標,頭盆不稱者需考慮剖宮產。既往剖宮產史者需評估子宮下段厚度,瘢痕子宮陰道分娩存在子宮破裂風險。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需控制胎兒體重在4000克以下,避免肩難產。
2、可嘗試順產的高危妊娠管理:
輕度子癇前期孕婦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時可嚴密監測產程進展。邊緣性前置胎盤無活動性出血者,需提前備血并在產房實施緊急手術預案。雙胎妊娠中第一胎兒為頭位且預估總重量不超過5000克時,由經驗豐富的產科團隊接產成功率較高。心臟病孕婦心功能Ⅰ-Ⅱ級者,分娩期需進行持續心電監護和動脈血氣監測。
3、需擇期剖宮產的絕對禁忌證:
中央型前置胎盤伴胎盤植入、Ⅲ級胎盤早剝等出血性疾病必須立即終止妊娠。重度子癇前期并發HELLP綜合征、眼底出血等靶器官損害時需48小時內分娩。橫位、臀位合并臍帶先露等異常胎位陰道分娩風險極高。艾滋病病毒載量大于1000拷貝/毫升未達病毒抑制者,為降低垂直傳播風險建議手術分娩。
高危孕婦應于妊娠32周起每周進行產前評估,包括24小時尿蛋白定量、凝血功能及胎兒生物物理評分。建議每日左側臥位休息不少于12小時,自數胎動3次/日,出現宮縮頻繁或陰道流液立即就診。飲食需保證每日優質蛋白攝入90克以上,補充鐵劑預防貧血,控制鈉鹽攝入在5克/日以內。適度進行盆底肌訓練和呼吸法練習,但避免爬樓梯等可能誘發早產的活動。出現持續性頭痛、視物模糊或上腹痛等預警癥狀時需急診入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