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主要表現為血壓顯著升高、蛋白尿、水腫、頭痛及視覺障礙。該病癥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胎盤缺血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血壓≥140/90mmHg、24小時尿蛋白≥300mg等癥狀。
1、血壓升高: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是核心特征,需每日監測血壓變化。建議低鹽飲食并保持情緒穩定,必要時聯合拉貝洛爾、硝苯地平或甲基多巴控制血壓。
2、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00mg提示腎臟損傷。需定期檢測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限制蛋白質攝入至每日0.8g/kg體重,優先選擇魚肉、雞蛋白等優質蛋白。
3、病理性水腫: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可能進展至全身水腫。抬高下肢15-20分鐘/次,每日3次;限制鈉攝入<5g/日,適當補充含鉀食物如香蕉、紫菜。
4、神經系統癥狀:持續性頭痛伴視物模糊提示顱內壓增高。需絕對臥床休息,避免強光刺激,出現閃光暗點時需緊急處理,可考慮硫酸鎂靜脈輸注預防抽搐。
5、多器官受累: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AST/ALT升高、血小板減少等。每48小時檢測肝腎功能與凝血功能,溶血指標異常時需評估HELLP綜合征風險。
患者需嚴格記錄每日血壓與尿量,保證每日攝入熱量1800-2200千卡,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60%。推薦散步、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出現持續視覺障礙或右上腹痛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