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包括脂溢性角化病、皮膚纖維瘤、血管瘤、色素痣、軟纖維瘤等類型。
1、脂溢性角化病:
脂溢性角化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好發于面部及軀干,表現為褐色或黑色斑塊,表面粗糙呈疣狀。該病與皮膚老化、紫外線暴露有關,通常無需治療,必要時可通過冷凍、激光或手術切除。
2、皮膚纖維瘤:
皮膚纖維瘤常發生于四肢,為直徑數毫米的堅硬結節,顏色呈膚色或棕紅色。發病可能與微小創傷有關,多數無需處理,影響美觀時可選擇手術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療。
3、血管瘤:
血管瘤分為草莓狀血管瘤和海綿狀血管瘤,表現為紅色或紫紅色斑塊。嬰幼兒血管瘤多數可自行消退,快速增大者可選用普萘洛爾口服治療,頑固性病例可采用脈沖染料激光或硬化劑注射。
4、色素痣:
色素痣由黑素細胞聚集形成,可呈扁平或隆起狀,顏色從棕色到黑色不等。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均為良性,但需警惕形態不規則的變化,可疑惡變時需手術切除并行病理檢查。
5、軟纖維瘤:
軟纖維瘤又稱皮贅,好發于頸部、腋窩等摩擦部位,表現為帶蒂的柔軟小腫物。與肥胖、激素水平相關,可通過電灼、剪除或冷凍去除,日常需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良性皮膚腫瘤患者日常需避免過度日曬,穿著寬松衣物減少摩擦,定期觀察皮損變化。飲食建議增加維生素C、E含量豐富的果蔬,適度進行有氧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出現短期內迅速增大、破潰出血或顏色改變等情況時,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