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激光手術可能產生后遺癥,常見情況包括短暫眼壓升高、炎癥反應、視野缺損加重等。術后需定期監測眼壓、遵醫囑用藥,多數并發癥可通過及時干預控制。
1、短暫眼壓升高:
術后24小時內約15%-30%患者出現眼壓波動,與激光刺激小梁網組織水腫有關。表現為眼脹頭痛,可通過降眼壓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布林佐胺、噻嗎洛爾緩解,通常72小時內逐漸恢復。
2、前房炎癥反應:
激光能量可能引發虹膜睫狀體無菌性炎癥,發生率達20%。癥狀包括畏光流淚,需使用激素類滴眼液如氟米龍配合非甾體抗炎藥普拉洛芬治療,多數2周內消退。炎癥持續超過1個月需排查感染可能。
3、周邊虹膜粘連:
約5%-10%患者因激光灼燒部位異常愈合形成虹膜前粘連,可能阻礙房水引流。需通過前房角鏡檢查確診,嚴重者需行虹膜成形術或濾過手術解除粘連。
4、視野缺損進展:
原有晚期青光眼患者術后可能因視神經供血不足導致視野損害加重。與術前眼壓控制不佳、視杯盤比大于0.8等因素相關,需聯合神經營養藥物如甲鈷胺、銀杏葉提取物進行神經保護治療。
5、角膜內皮損傷:
多次激光手術或能量設置過高可能損傷角膜內皮細胞,表現為持續霧視。角膜內皮細胞計數低于1000個/mm2時需考慮角膜移植,日常需避免揉眼并加強人工淚液使用。
術后護理需避免劇烈運動、彎腰提重物等可能升高眼壓的行為,飲食多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及抗氧化物質豐富的藍莓。建議術后1周、1月、3月定期復查眼壓及視野,40歲以上患者每年進行視神經OCT檢查。出現突發視力下降、眼紅眼痛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