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退熱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洛索洛芬鈉等藥物。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主要通過非甾體抗炎藥緩解,選擇藥物需考慮患者年齡、基礎疾病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因素。
1、對乙酰氨基酚:
作為一線退熱藥物,通過抑制下丘腦前列腺素合成發揮解熱作用。適用于3個月以上嬰幼兒及成人,肝功能異常者需慎用。該藥胃腸道刺激較小,但需注意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克,過量可能引發肝毒性。與其他含該成分的復方感冒藥聯用時應嚴格計算總量。
2、布洛芬:
具有抗炎、鎮痛、解熱三重作用,適用于6個月以上患者。對于合并肌肉酸痛癥狀者效果更優,但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建議餐后服用。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脫水狀態者需謹慎使用,用藥期間需監測腎功能。
3、洛索洛芬鈉:
作為丙酸類衍生物,解熱效果維持時間較長。適用于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對于高熱>39℃效果顯著。需注意可能誘發支氣管痙攣,哮喘病史患者禁用。與抗凝藥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4、特殊人群用藥:
孕婦首選對乙酰氨基酚,妊娠晚期禁用布洛芬。哺乳期婦女服藥后需間隔4小時哺乳。老年人應減量使用,慢性腎病3期以上患者避免選用布洛芬。兒童需根據體重精確計算劑量,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綜合征。
5、輔助治療:
奧司他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可縮短病程,但需在發病48小時內啟用。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可配合使用。物理降溫可作為藥物輔助,但禁用酒精擦浴。持續發熱超過3天或體溫>40℃需及時就醫。
甲流發熱期間需保證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推薦淡鹽水、椰子水等補充電解質。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胃腸負擔。保持室溫20-24℃并維持50%-60%濕度,穿著純棉透氣衣物。恢復期應避免劇烈運動,保證7-8小時睡眠。家庭成員需分餐并做好物品消毒,患者佩戴口罩防止飛沫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