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多數情況下無需長期使用胰島素,主要通過口服降糖藥聯合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糖。胰島素治療適用于口服藥失效、嚴重高血糖或急性并發癥等情況。
1、口服藥控制:
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藥物,通過抑制肝糖原分解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磺脲類藥物如格列美脲可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α-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能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這些藥物聯合使用可覆蓋糖尿病發病的多重機制。
2、胰島素適應癥:
當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持續高于9%或出現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癥時需啟動胰島素治療。合并嚴重感染、創傷、手術等應激狀態,以及肝腎功能不全導致口服藥禁忌時,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快速穩定血糖。
3、β細胞功能衰退:
隨著病程延長,約3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胰島β細胞功能進行性衰竭。此時空腹C肽水平低于0.8ng/ml,提示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這類患者通常具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且伴有體重下降。
4、個體化方案:
基礎胰島素聯合口服藥是常用模式,如甘精胰島素睡前注射控制空腹血糖。預混胰島素每日兩次注射適合餐后血糖顯著升高者。持續血糖監測可精準調整胰島素劑量,避免低血糖風險。
5、生活方式干預:
醫學營養治療需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在130-150克,優先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抗阻訓練結合有氧運動能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可使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5%-0.7%。
建議患者定期監測空腹及餐后血糖,每3-6個月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飲食上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糙米等全谷物,搭配深色蔬菜和低糖水果。運動可選擇快走、游泳等有氧活動,配合啞鈴、彈力帶等抗阻訓練。戒煙限酒、保證7-8小時睡眠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出現多飲多尿癥狀加重或體重驟降時應及時就醫評估胰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