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缺鋅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生長遲緩、免疫力下降等10種癥狀,主要有異食癖、反復感染、傷口愈合慢、味覺減退、脫發、皮膚干燥、腹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口腔潰瘍。
1、異食癖:
缺鋅可能導致兒童出現異食癖,表現為啃咬非食物物品如泥土、紙張等。鋅參與味覺感知和神經遞質合成,缺乏時大腦對異常物質的抑制能力下降。輕度缺鋅可通過增加瘦肉、牡蠣等富鋅食物改善,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補充葡萄糖酸鋅等制劑。
2、反復感染:
鋅缺乏會削弱免疫功能,兒童易發生呼吸道、消化道反復感染。鋅是淋巴細胞增殖和抗體生成必需元素,缺乏時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日常可食用南瓜子、奶酪等食物,合并感染時需配合抗感染治療。
3、傷口愈合慢:
鋅參與膠原蛋白合成和細胞再生,缺鋅兒童皮膚傷口或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延長。臨床表現為輕微擦傷結痂延遲、口腔潰瘍持續超過2周。建議增加魚類、堅果攝入,必要時使用硫酸鋅外用溶液輔助治療。
4、味覺減退:
味蕾細胞更新依賴鋅元素,缺鋅兒童常出現食不知味、拒食現象。表現為對酸甜苦咸敏感度下降,進食量減少。可通過舌面味覺測試評估,膳食補充蛋黃、動物肝臟等可逐步恢復味覺功能。
5、脫發:
鋅缺乏影響毛囊細胞分裂,導致頭發稀疏易斷。兒童枕部或額部可能出現片狀脫發,發質干枯無光澤。需與真菌感染鑒別,適當補充鋅劑后3-6個月可見新發生長。同時建議攝入黑芝麻、核桃等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
6、皮膚干燥:
缺鋅兒童常見皮膚粗糙、鱗屑增多,尤其肘膝部位明顯。鋅參與表皮脂質代謝,缺乏時皮膚屏障功能受損。建議使用無刺激保濕劑,飲食增加牡蠣、紅肉等鋅含量高的食物,嚴重者需檢測血清鋅水平。
7、腹瀉:
鋅缺乏可導致腸黏膜修復障礙,引發慢性腹瀉。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水樣便,可能伴隨乳糖不耐受。補鋅能縮短腹瀉病程,推薦使用口服補鋅溶液,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8、注意力不集中:
鋅是神經遞質合成輔因子,缺鋅兒童可能出現多動、學習能力下降。與缺鐵癥狀相似,需通過微量元素檢測鑒別。膳食補充貝殼類海產品有助于改善,必要時聯合心理行為干預。
9、情緒波動:
鋅參與5-羥色胺代謝,缺乏時可表現為易怒、焦慮等情緒問題。青春期兒童癥狀更顯著,可能被誤認為心理障礙。建議通過全谷物、豆類等食物補充,血清鋅低于60μg/dl需藥物干預。
10、口腔潰瘍: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缺鋅典型表現,潰瘍面呈灰白色,周圍充血不明顯。鋅缺乏影響口腔黏膜修復能力,潰瘍愈合周期超過10天。局部使用含鋅口腔凝膠可緩解癥狀,長期需調整膳食結構。
預防兒童缺鋅需保證每日膳食含鋅量:6個月以下2mg,7個月-3歲3mg,4-8歲5mg,9-13歲8mg。優先選擇生物利用率高的動物性食物如牛肉、豬肝,植物性食物如藜麥、腰果需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烹飪時避免過度加工,提倡蒸煮等低溫烹調方式。對挑食兒童可采用鋅強化食品,但需注意總攝入量不超過每日可耐受最高攝入量1-3歲7mg,4-8歲12mg。合并慢性腹瀉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的兒童,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3-6個月的鋅劑補充治療,并定期監測血清鋅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