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拔多生牙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醫療操作。風險主要與麻醉反應、術后感染、鄰牙損傷、出血控制、兒童配合度等因素有關。
1、麻醉反應:
局部麻醉藥物可能引發過敏反應或毒性反應,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悸等。選擇適合兒童的低濃度麻醉劑,術前需詳細詢問過敏史。麻醉操作應由經驗豐富的口腔外科醫師執行,采用計算機控制麻醉系統可提高安全性。
2、術后感染:
拔牙創口可能發生細菌感染,出現腫脹疼痛、膿性分泌物等癥狀。術前口腔消毒、術后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可降低風險。免疫功能低下患兒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3、鄰牙損傷:
多生牙常與正常牙列緊密相鄰,拔除時可能損傷恒牙胚或鄰牙牙根。術前需拍攝錐形束CT評估三維位置關系,采用微創拔牙技術可最大限度保護鄰牙。乳牙期拔牙需特別注意恒牙胚的安全距離。
4、出血控制:
兒童血管脆性較高,可能發生術后持續性滲血。使用可吸收明膠海綿填塞牙槽窩,配合咬合壓迫止血。凝血功能異常患兒需提前檢查凝血四項,必要時輸注凝血因子。
5、兒童配合度:
低齡兒童可能因恐懼產生掙扎行為,增加操作風險。行為管理技術包括Tell-Show-Do方法、口服鎮靜藥物咪達唑侖等。重度焦慮患兒建議在全麻下進行手術。
術后24小時內避免刷牙漱口以防止血凝塊脫落,進食溫涼流質食物如牛奶、米湯。可適量含服無菌生理鹽水幫助清潔口腔。建議使用兒童專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非手術區,保持口腔衛生。術后3天避免劇烈運動,觀察有無異常出血或發熱。多生牙拔除后需定期復查恒牙萌出情況,必要時進行間隙保持器佩戴。營養方面注意補充維生素C促進傷口愈合,適量增加蛋白質攝入如雞蛋羹、魚肉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