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簾上的小疙瘩可能由麥粒腫、霰粒腫或脂肪粒引起,可通過熱敷、抗生素眼膏、手術引流等方式處理。
1、麥粒腫:
麥粒腫是睫毛毛囊或瞼板腺的急性細菌感染,表現為紅腫疼痛的小硬結。早期可用40℃左右溫熱毛巾濕敷10-15分鐘,每日3-4次促進炎癥消退。若形成膿點,需眼科醫生切開排膿,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療。避免擠壓以防感染擴散。
2、霰粒腫:
霰粒腫因瞼板腺出口阻塞導致分泌物潴留,形成無痛性硬結。小囊腫可通過熱敷和瞼板腺按摩促進吸收,較大囊腫需行霰粒腫刮除術。術后可能短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預防感染,復發頻繁者需排查瞼緣炎等誘因。
3、脂肪粒:
眼周皮膚代謝異常導致角蛋白堆積形成白色小丘疹,常見于護膚品使用不當或過度摩擦。一般無需特殊處理,頑固性脂肪粒可由醫生用無菌針頭挑除。日常需避免使用油膩眼霜,清潔時動作輕柔。
4、過敏反應:
接觸性皮炎或蚊蟲叮咬可能導致眼瞼局部水腫性丘疹,伴有瘙癢感。需立即停用可疑化妝品,冷敷緩解癥狀,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反復發作者需進行過敏原檢測。
5、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或傳染性軟疣病毒可引發簇集性小水皰或臍凹狀丘疹。阿昔洛韋眼用凝膠對皰疹有效,軟疣需冷凍或刮除治療。注意避免揉眼防止傳播,免疫力低下者易復發。
保持眼部清潔是預防關鍵,每日用生理鹽水棉片擦拭瞼緣,化妝人群需徹底卸妝。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和歐米伽3脂肪酸,如胡蘿卜、深海魚等有助于維護瞼板腺功能。避免長時間用眼疲勞,出現持續紅腫、視力模糊或疙瘩增大等情況應及時就診眼科。熱敷溫度不宜過高,兒童患者需在家長監督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