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激素檢查主要通過血液檢測完成,常用項目包括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等,評估方式有基礎激素檢測、動態功能試驗和周期監測三種。
1、基礎檢測:
月經周期第2-5天清晨空腹抽血檢測基礎性激素水平,雌二醇正常范圍為20-50pg/ml,孕酮應低于1ng/ml。該時段檢測可排除周期波動干擾,準確反映卵巢儲備功能,適用于評估不孕癥、閉經或青春期發育異常。
2、動態試驗:
克羅米芬刺激試驗通過口服藥物后復查激素水平,觀察卵巢反應能力。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試驗則靜脈注射藥物后多次采血,判斷下丘腦-垂體功能。這兩種方法能鑒別雌激素異常的病變環節。
3、周期監測:
在月經周期不同階段重復檢測,如排卵前監測雌二醇峰值200-300pg/ml,黃體中期檢測孕酮>10ng/ml為正常。這種方法適用于輔助生殖技術中的卵泡發育監測和黃體功能評估。
4、特殊檢測:
抗苗勒管激素檢測不受月經周期影響,可隨時抽血評估卵巢儲備。抑制素B檢測則特異性反映竇卵泡數量。這兩種激素與雌二醇聯合檢測能更全面判斷生育能力。
5、輔助檢查:
經陰道超聲測量竇卵泡計數、卵巢體積等指標,與激素檢測結果相互驗證。骨密度檢測可評估長期雌激素缺乏的影響,適用于圍絕經期女性骨質疏松風險篩查。
檢查前需避開急性感染期,停用激素類藥物至少1個月。不同檢測項目對抽血時間有嚴格要求,如基礎檢測需在上午8-10點進行。日常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穩定激素水平,建議檢查前三天避免劇烈運動和高脂飲食。圍絕經期女性可每年進行一次全面激素評估,生育期女性應根據醫囑選擇合適檢測方案。長期雌激素異常者需結合影像學檢查排除卵巢或垂體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