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早期征兆主要有腰背疼痛、身高變矮、駝背畸形、易發骨折、牙齒松動、指甲變脆、行走困難和呼吸受限。
1、腰背疼痛:
骨質疏松最常見的早期表現是腰背部持續性鈍痛,尤其在久坐、久站后加重。這種疼痛源于椎體骨小梁微骨折,隨著病情進展可能發展為急性劇痛。建議通過骨密度檢測明確診斷,日??裳a充鈣劑和維生素D,避免提重物。
2、身高變矮:
椎體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身高縮短超過3厘米,多發生在胸腰段脊椎。這種改變往往在數年內緩慢發生,可能伴隨胸廓變形。定期測量身高有助于早期發現,推薦進行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如阿侖膦酸鈉。
3、駝背畸形:
多節椎體前緣楔形變會形成特征性的"駝背",醫學上稱為"脊柱后凸"。這種畸形會改變重心位置,增加跌倒風險。矯形支具可改善體態,嚴重者需考慮椎體成形術。
4、易發骨折:
輕微外力即可導致腕部、髖部等部位骨折,稱為"脆性骨折"。髖部骨折后1年內死亡率達20%,需特別警惕。除基礎抗骨質疏松治療外,必要時需手術內固定。
5、牙齒松動:
頜骨骨質流失會導致牙齒穩固性下降,出現牙齒移位或脫落。這種情況在絕經后女性中尤為常見。口腔科檢查結合骨密度測定可明確診斷,建議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
骨質疏松的預防需從年輕時開始,保證每日1000-1200mg鈣攝入,適量進行負重運動如快走、太極拳。5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檢測骨密度,已有骨質疏松者應使用防滑墊、扶手等防跌倒設施。出現不明原因骨折或身高驟降時需及時就診內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