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濕疹可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膏、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或抗組胺藥物,具體用藥需結合濕疹嚴重程度和患者個體差異決定。
1、糖皮質激素:
弱效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輕度肛周濕疹,中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用于中度癥狀。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局部免疫反應減輕紅腫瘙癢,但需避免長期使用以防止皮膚萎縮。急性期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肛周皮膚薄嫩需選擇低濃度制劑。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他克莫司軟膏或吡美莫司乳膏適用于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或反復發作的病例。這類非激素制劑通過阻斷炎癥因子釋放發揮作用,不會引起皮膚變薄,適合敏感部位長期維持治療。用藥初期可能出現短暫灼熱感,通常1周內自行緩解。
3、抗組胺藥物:
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緩解劇烈瘙癢癥狀。這類H1受體拮抗劑能阻斷組胺介導的過敏反應,尤其適用于夜間瘙癢影響睡眠的情況。需注意部分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嗜睡,駕駛員應選擇二代藥物。
4、抗菌輔助:
合并繼發感染時可聯用莫匹羅星軟膏等外用抗生素。肛周濕疹搔抓后易繼發細菌感染,表現為滲出結痂或膿皰。短期配合抗菌藥物能控制感染,但不宜單獨使用,需與抗炎藥物聯合應用。
5、屏障修復劑:
氧化鋅軟膏或凡士林可作為基礎護理。這類惰性輔料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糞便刺激和摩擦,配合藥物治療可加速皮損修復。排便后清潔肛周并立即涂抹效果更佳。
肛周濕疹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如廁后建議用溫水沖洗代替用力擦拭,避免使用堿性肥皂。純棉內衣需每日更換,飲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攝入。夜間瘙癢明顯時可冷敷緩解,避免搔抓導致苔蘚樣變。癥狀持續2周不緩解或出現滲液化膿時,應及時到皮膚科或肛腸科就診評估是否需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