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松動通常不建議單純依賴藥物治療,需根據病因采取針對性干預。常見原因包括牙周炎、外傷性松動、骨質疏松等,治療藥物可能涉及抗生素如甲硝唑、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或促進骨代謝藥物如阿侖膦酸鈉。
1、牙周炎用藥:
牙周炎是牙齒松動的常見病因,需聯合抗菌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甲硝唑抑制厭氧菌、阿莫西林廣譜抗生素及局部應用的米諾環素軟膏。伴隨牙齦出血和口臭時,需配合齦下刮治等專業牙科處理。
2、外傷處理:
外傷導致的牙齒松動需先排除牙根折斷。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疼痛腫脹,若伴有感染風險可預防性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固定松動牙需采用牙弓夾板等物理方式,藥物僅作為輔助。
3、骨質疏松相關:
全身性骨質疏松可能引發牙齒支持骨流失。雙膦酸鹽類藥物如阿侖膦酸鈉或鈣劑聯合維生素D可改善骨密度,但需內分泌科評估后使用,同時需警惕頜骨壞死風險。
4、激素調節:
妊娠期或更年期激素變化可能導致牙齒松動。雌激素替代療法需婦科醫生指導,局部可應用含氟化物漱口水增強牙周抗炎能力,但需避免自行服用激素類藥物。
5、營養補充:
長期維生素C缺乏可能引起牙齦萎縮。建議通過膳食補充柑橘類水果、西蘭花等,嚴重缺乏時可短期服用維生素C片劑,但過量可能增加腎結石風險。
牙齒松動患者日常應選用軟毛牙刷避免機械刺激,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飲食增加牛奶、深綠色蔬菜等鈣磷來源,避免咬合硬物。建議每半年進行牙周檢查,中重度松動需及時進行牙周夾板固定或植骨手術。吸煙者需戒煙以改善牙周血供,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夜間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墊減少牙齒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