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伴隨嘔吐可能由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輪狀病毒感染、腦膜炎等原因引起。
1、胃腸型感冒:
由柯薩奇病毒等腸道病毒感染引發,病毒刺激胃腸道黏膜導致嘔吐,同時激活免疫系統引起發熱。典型表現為低熱伴頻繁嘔吐,可能伴隨腹痛腹瀉。治療以補液防止脫水為主,可選用口服補液鹽,發熱超過38.5℃時需遵醫囑使用退熱藥物。
2、急性胃腸炎:
多因進食不潔食物導致細菌感染,常見病原體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毒素刺激胃腸黏膜引發嘔吐反射,細菌內毒素致熱原引起發熱。特征為嘔吐物含未消化食物,可能伴隨水樣便。需進行大便常規檢查,輕癥可通過蒙脫石散等胃腸黏膜保護劑緩解癥狀。
3、細菌性痢疾:
志賀菌感染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細菌侵襲腸黏膜導致炎性滲出,毒素吸收后出現高熱伴噴射性嘔吐。典型表現為黏液膿血便伴里急后重。確診需糞便培養,治療需選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克肟,同時需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4、輪狀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發的病毒性腸炎,病毒損傷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導致水電解質紊亂。特征為突發高熱伴劇烈嘔吐,后續出現蛋花湯樣腹瀉??赏ㄟ^糞便抗原檢測確診,重點需預防脫水,必要時靜脈補液,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預防。
5、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早期可出現噴射狀嘔吐伴持續高熱,因顱內壓增高刺激嘔吐中樞所致。伴隨頸項強直、精神萎靡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緊急進行腦脊液檢查,確診后需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延誤治療可能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
患兒出現發熱嘔吐時應保持側臥位防止誤吸,記錄嘔吐物性狀與頻次。補充淡鹽水或口服補液溶液預防脫水,6小時內禁食固體食物。體溫超過38.5℃可物理降溫,但避免酒精擦浴。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抽搐、血便等危險信號,持續嘔吐超過12小時或出現脫水征象需立即就醫?;謴推陲嬍匙裱上〉匠碓瓌t,優先選擇米湯、蘋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加重胃腸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