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主要表現為沿神經分布的簇集性水皰伴疼痛,可通過抗病毒藥物、鎮痛治療、局部護理、物理療法及免疫調節等方式綜合治療。
1、皮膚癥狀:
早期出現單側皮膚灼熱感或刺痛,1-3天后沿神經節段分布出現紅斑,迅速進展為簇集性水皰,皰液清亮,7-10天后結痂。皮疹多局限于軀干或頭面部,呈帶狀排列,不跨越身體中線。部分患者伴隨局部淋巴結腫大。
2、神經疼痛:
急性期表現為針刺樣、燒灼樣疼痛,程度從輕度不適到難以忍受不等。約10%-30%患者發展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持續超過3個月。疼痛可能與病毒損傷神經纖維、炎癥介質釋放及中樞敏化有關,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風險更高。
3、抗病毒治療:
發病72小時內使用阿昔洛韋、泛昔洛韋或伐昔洛韋等核苷類似物,可抑制病毒復制,縮短病程。嚴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需靜脈給藥。聯合糖皮質激素可減輕急性期炎癥,但需評估禁忌證。
4、疼痛管理:
輕中度疼痛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或非甾體抗炎藥;中重度疼痛可使用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神經病理性疼痛藥物。頑固性疼痛可考慮神經阻滯治療。所有鎮痛方案需根據腎功能、年齡及合并用藥調整。
5、并發癥預防:
眼部帶狀皰疹需眼科會診預防角膜炎;耳部受累可能引發面癱需早期干預。保持皮損清潔干燥可預防細菌感染。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對50歲以上人群具有90%以上保護效力,建議接種。
急性期避免抓撓水皰,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飲食宜清淡,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質蛋白促進神經修復?;謴推诳蛇M行低頻脈沖電刺激等物理治療。若出現高熱、視力改變或皮疹擴散至對側,需立即就醫。接種疫苗是預防復發最有效手段,尤其推薦60歲以上人群及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