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和內痔可通過發生位置、癥狀表現、觸感特征、疼痛程度及并發癥進行區分。兩者在解剖結構、臨床表現及處理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
1、位置差異:外痔位于齒狀線以下,由肛管皮下靜脈叢擴張形成;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源于直腸黏膜下靜脈曲張。外痔表面覆蓋肛管皮膚,內痔則被直腸黏膜包裹。觸診時外痔可直接觸及,內痔需肛門指檢才能發現。
2、癥狀特點:外痔常表現為肛門邊緣硬結或腫物,伴有明顯疼痛;內痔以無痛性便血和痔核脫出為主。外痔疼痛在排便時加劇,內痔出血多為鮮紅色且與糞便分離。血栓性外痔會出現劇烈疼痛,內痔嵌頓時才產生顯著不適。
3、體征區別:外痔可見紫紅色腫塊,急性期伴水腫和壓痛;內痔需肛門鏡觀察,可見黏膜充血和糜爛。外痔血栓形成時質地堅硬,內痔脫出物表面光滑。外痔皮膚易發生潰瘍,內痔黏膜可能出現缺血壞死。
4、疼痛程度:外痔因脊神經支配痛覺敏感,炎癥時疼痛劇烈;內痔受內臟神經支配,通常無痛。外痔疼痛可放射至會陰部,內痔僅脫出嵌頓時產生脹痛。血栓性外痔疼痛持續3-5天,內痔疼痛多與感染相關。
5、并發癥異同:外痔常見血栓形成和皮膚濕疹,內痔易發生貧血和嵌頓。外痔感染可能引發肛周膿腫,內痔長期脫出導致肛門失禁。外痔治療多采用局部切除,內痔可進行硬化劑注射或吻合器手術。
保持高纖維飲食如燕麥、芹菜,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有助于軟化糞便。避免久坐久站,建議每小時活動5分鐘。溫水坐浴可緩解癥狀,嚴重時需就醫行膠圈套扎或超聲刀切除術。